经过数月的研究和策划,截止目前(最后更新:2019年11月23日)整个唐诗博物馆大致由如下八个部分组成,会在实施过程中,不断总结和听取诸多建议的基础上,进行微调。

1、基础工作

  • 构建完整、准确、开放的唐诗数据库(涵盖同一诗作的不同版本
  • 提供关键词搜索、目录式(作者、主题、格式、位置)浏览、时间轴式(在同一时间轴上,依照出生死亡两个节点,标注诗人名录)呈现等功能
  • 追踪考古及新发掘文物中新发现的唐诗
  • 唐诗标注工程(多层级主题标签,详尽分类)
  • 唐诗地理标识系统

2、长安即故乡

  • 属于长安城的唐诗和活在长安城的诗人们:基于现在所能知的唐诗,精准盘点为长安而作的唐诗数量、篇章;借助数字技术,呈现大唐不同时期,诗人们在长安的活动踪迹。
  • 以西安市全境为唐诗博物馆(广义上):为全市的每一条街道、历史建筑、古迹、遗址、山川……寻找到对应的诗篇,利用唐诗地理标注系统,与实体相互联结。让唐诗长在长安城,让长安活在唐诗里。
  • 与西安诸多书店等文化节点合作,推广唐诗博物馆,借助唐诗这一几乎可以与每一位国人内心呼应的珍宝,使西安这座城,不仅是唐诗的故乡,更回归为中国人的精神故乡。

3、唐诗星空馆

  • 开放式空间,举办唐诗主题的专题展、讲座、吟诵会等活动
  • 公众参与式互动装置:以穹顶为夜空,以诗篇为星辰,自开馆之日起,访客进入,吟诵诗句,即可点亮相应的星星,亮度随点亮次数递增。

4、唐诗古籍馆

  • 借助开放资源,整理出《唐诗古籍书目》,为古籍馆之基础资源。
  • 历代个人诗集、全集、选集、名家解读及唐诗理论类纸质书籍(以朝代时间轴为序)
  • 唐诗在世界(日本、越南、朝鲜等出版的唐诗刻本以及其他国家在1912年之前的翻译本)
  • 数字古籍馆:汇聚国内外图书馆、博物馆以及其他研究机构的数字版唐诗古籍。

5、唐诗音乐馆

  • 乐韵雅集
  • 古今基于唐诗而演绎的音乐作品(首先搜集名录,其次争取授权

6、唐诗群英馆

  • 借助数字技术,呈现大唐诗人全景(含诗人详细档案
  • 与诗人有关的古籍专著、画像、碑文、墓志等实物展品
  • 名人馆:选择十位代表性诗人,逐一以单独空间(若有可能,可于诗人重要居所地,建设唐诗博物馆专属分馆),全面呈现其一生(含基于大数据的诗人踪迹地图
  • 每月选取一位诗人为“轮值嘉宾”,借助线上传播、线下互动,呈现诗人和他们的诗作。

7、周边珍藏馆

  • 文物里的唐诗:如有可能,与其他文、史博物馆合作,以图片或视频形式,展示包含唐诗元素的文物
  • 生活里的唐诗:广泛征集围绕唐诗创作的绘画、书法、剪纸、雕塑、邮票、明信片、火花……等高品质的作品
  • 近现代唐诗研究馆:唐诗研究名人墙、研究著作收藏馆。

8、文创产品

  • 以“诗意生活”为理念的文创产品,比如《唐诗·万物》系列图书及笔记本以及其他类型的有生命力的创造
  • 为支持公众参与而设计、开发的互联网产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