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诗博物馆是一座以唐诗为主题的集研究、展藏、教育、传播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性非国有博物馆,我们在大唐故都长安(今西安),为“盛放千年,香盈神州”的唐诗,为诗歌国度里最璀璨的篇章,树一座丰碑。

唐诗博物馆自2019年开始筹建,更多信息会陆续发布,感谢您的关注。

唐诗正青春

2018年6月18日,大唐定都长安整整1400周年。纵然“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”,但是她留给我们的,哪怕最老的已经1400岁的五万多首唐诗,却依然青春如昨。

似清风,吹拂万里江山;似流水,润泽苍茫大地;似最美的花儿,盛放在一代代国人的心中,香盈神州。

如果他们属于诗人,那么他们是苍老的,但自当他们被写就的那一刻,他们就不只属于诗人了。我们要感谢那些伟大的诗人们,是他们将大自然的万种风情、整个民族的千般甘苦、作为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坎坷沉浮一一写就——用动情的文字、用优美的音韵。而这些,俱可穿透千年。

纵然千百年间,纷纷扰扰,或有沧海桑田,但青山不老,巨河漫延,早已铸就的民族魂魄,乃至如丝缕般细密的家国情愫,会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自然生长,我们的所观、所感、所叹,皆可通过脱口而出的唐诗,肆意流淌。

试想,还有没有其他一项事物,像唐诗一样,不管是黄发婴童,还是白鬓老者,不管是身处江北,还是长居江南,不管是高官要职,还是凡夫走卒……人人皆曾是唐诗的读者——对每个人而言,这些活蹦乱跳了一千多年的文字,就像是为我们自己写的一样。

只要民族不老,她,就青春常在。

因为,在这些诗行里,安住着我们的精神故乡。